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今年7月,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推动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引领各方形成携手推动粮食减损、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
从田间生长,到收获归仓,再到加工利用、厨房交响,最后唇齿留香,这是滋养人类生命的粮食的完整历程。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损失或浪费。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内容。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背后意义重大。
在我国基本的国情粮情条件下,一方面推进粮食增产增收,另一方面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是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之一。节粮减损实际上就是在节约使用耕地、减少农业消耗,发挥“无形良田”的有效作用,实现无地“增产”。
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的任务仍相当繁重,怎样将每一粒粮食“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到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今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以“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为主题,围绕粮食减损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9月首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举办以来,全国各地通过一系列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加工利用、仓储运输、消费引导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
烟叶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烟草行业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融合模式,通过科学轮作、资源共享、技术互通,烟粮融合实现了耕地资源的有效盘活。在助力粮食减损上,全国各烟区大胆尝试、主动作为,立足“三农”大局,找准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推动粮烟产业融合,以机械化破困境、以智能化强保障,推动烟区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助力粮食减损、增产增收,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多行业力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shltgy.com/article/7150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