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收官,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卷烟厂一份亮眼的能源管理答卷展现在眼前——综合能耗同比降低29.5%。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以“优秀操作法”为抓手、以“技术改造”为引擎,用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在节能降耗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找问题”到“解难题”
“节能降耗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找准能源浪费的关键症结,把措施落到每一个阀门、每一台设备上。”今年年初,漯河卷烟厂动力车间负责人在动员会上如是说道,这既是节能工作的“共同追求”,也表明了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决心。
为贯彻落实好河南中烟节能降耗攻坚行动,漯河卷烟厂以技术骨干为依托,组建了攻坚小组。他们围绕生产中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用脚步丈量设备、用数据破解难题,全方位开展节能机会识别。经过全面思考和科学分析后,制定了《节能整改实施台账》,并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让每一项整改措施都可落地、可追踪、可验证,确保将“降耗蓝图”一笔一划变为现实。
冬季空调机组运行曾是能源消耗的“重灾区”,原新风阀30%的开度导致大量干冷空气涌入,空调需消耗额外蒸汽进行加湿加热。为啃下空调能耗这块“硬骨头”,攻坚小组没走“拍脑袋”的捷径。他们一边对着参数表反复演算,一边扎在车间里实测调试,既守住卷包车间人均换气量的生产底线,又精准找到节能突破口,最终将新风阀最大开度稳稳压到10%。这一调整,直接让空调机组新风进风量砍半,每月20吨蒸汽的节能成果,成了实打实的降耗成绩单。

图为操作工通过能源管控系统对空调机组进行节能优化调控。
此外,针对K1、K2、K7三台双风机空调,技术人员跳出按部就班的思路,大胆尝试关闭回风机,借力系统压差让回风直接“压”进卷包车间,这一创新调整让单台空调每天至少节约500度电;并且在设备运行时段,他们同样把“精打细算”做到极致,卷包中班生产一结束,就把原来K3、K4、K5三台空调齐开的模式,优化成仅保留K3、K5两台运行,盯着温湿度监测数据看,车间参数完全达标,这一项每天又能省出300度电之多……
在攻坚小组的持续努力下,漯河卷烟厂空调机组的平均能耗同比降低了28.4%,为降本增效交出了一份不容小觑的“节能答卷”。
“细枝末节”里抠出效益
如果说优秀操作法是节能降耗的“常规武器”,那么能源管理就是突破节能瓶颈的“硬核力量”。今年以来,漯河卷烟厂围绕用能区域和关键设备,多维度开展技术升级,让节能效果从量变逐步迈向质变。
在能耗统计与过程管控上,对新老厂区主要用能区域进行全面数据摸排,对比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能耗变化趋势,精准锁定异常消耗点,通过及时关闭不必要用能设备电源、拧紧自来水阀门等一项项“微举措”,从源头杜绝跑冒滴漏,让每一度电、每一方水都能用在“刀刃上”。

图为自发电节能灯改造。
职工的“金点子”也成为技术改造的灵感源泉。定期开展节能机会识别活动,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围绕职工提出的“路灯能耗高”和“停车场灯长亮”等问题,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改造,将厂区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自发电节能灯,彻底摆脱了用电烦恼;采用“间隔式关灯+时钟控制器”组合方案,对停车场用灯进行改造,一方面减少照明灯具数量,另一方面通过时钟控制器分段设定开关时间,既保证夜间必要照明,又彻底终结长明灯现象,让节电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在关键设备优化上,更是下足了“绣花功夫”。针对制冷机循环泵长期高频率运行,能耗占比高的问题,技术团队通过模拟测试不同频率下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等参数,发现适当降低电机运行频率后,泵体输出仍能满足生产冷却需求,且电机运行稳定。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单台泵每小时耗电量从42度降至28度,单台泵每日可节电260余度,节能效果显著,且低频率运行能有效降低设备磨损率,实现节能与保供双赢。
“微创新”里深挖潜能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向纵深推进,传统操作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低碳需求。为进一步抓细抓实能源管理,漯河卷烟厂聚焦生产流程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破解能源管控难题,让创新活力在细节中迸发,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实现持续突破。

图为组织“运行+维修”双重设备巡检。
在能源消耗重点领域,针对性设计楼宇空调智控系统,通过对控制面板集成化改造,实时监测空调末端设备运行状态,精准统计运行负荷。同时,利用内部局域网,将集成化系统迁移至动力车间能管中心工控机,由专人统一管理空调系统,有效解决了以往办公区域空调监管缺失、设备孤立操作不便的问题。如今,新系统实现综合能效COP达5.0以上,温度控制精度保持在±0.5度,平均节能率超15%,让空调运行既高效又低碳。

图为中水回用管路改造。
就连污水处理站的废水回收改造,也同样展现着“微创新”的大价值。漯河卷烟厂中水水质本就符合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但过去因缺乏存储装置,始终面临“供需失衡”困境——绿化需要用水时无水可用,用量减少时中水又只能外排造成浪费。针对此情况,攻关小组经实地勘察后,巧妙利用污水处理站南侧坑塘作为中水缓冲储水池:绿化用水时,通过水泵加压将中水泵送至用水点;无需用水时,坑塘既能大量存储中水,还能实现自然水质净化。改造后,中水全部用于厂区绿化和景观灌溉,彻底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让废水真正变成了可用资源……
这些“微创新”虽然技术门槛没有十分高深,却精准补齐了能耗管理的短板,不仅让节能效益看得见、算得清,更激发了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为节能降耗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企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操作细节的微调整到技术改造的大提升,从单个设备的节能优化到系统流程的精益管控,漯河卷烟厂以钉钉子精神深耕节能降耗,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着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漯河卷烟厂仍将继续探索节能新路径,挖掘降耗新潜力,为河南中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shltgy.com/article/7150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