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叠翠,溪水潺潺。在福建省传统村落宁德市蕉城区赤溪村,90后大学生闫晓芸用八年时光,完成了从“返乡青年”到“乡村创客”的蜕变。她经营的“海丹惠民小店”,也从一个普通的“便民站”,跃升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活力驿站”。
第一跳:扎根——从“便民仓”到“知心人”
“空有一番蛮力可不行,我需要从长计议。”2016年,闫晓芸返乡创业,面对村里老龄化严重、采买不便的困境,她拿出积蓄开起了海丹惠民小店。她不仅卖货,更坚持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货上门。“晓芸的店就是我们的‘便民仓’!”村民刘奶奶的夸赞,为她带来了创业路上的第一份温暖。

升级改造后的海丹惠民小店样貌。邱晨摄
第二跳:破局——让“山中茶”成“掌中宝”
当赤溪村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古村。闫晓芸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却也听到了游客的惋惜声:“这茶真好,就是不好带。”“不能让好东西藏在山里!”她一边向种茶的父亲取经,一边带着茶农去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和包装技术,并在自家店里精心辟出特产专区。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初期的销路并未打开。正在她犯难之际,蕉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吴麟的一句话点醒了她:“试试直播带货!”很快双方紧锣密鼓地筹备了一场赤溪白茶助农直播,迅速吸引了1272人观看,收获点赞2511次。屏幕那头涌来的订单,让赤溪的茶叶香飘四方,更让闫晓芸看到了线上市场的广阔天地。

闫晓芸丈夫(左)与蕉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右)共同开展助农直播。邱晨摄
第三跳:赋能——从“受益者”到“播种人”
直播的成功,让闫晓芸的小店进入了更广阔的平台。在专项帮扶下,她的店铺完成了终端的系统性改造。特别是对日用品区、卷烟专区和助农特产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并引入了E福通智能管理系统。昔日杂乱的小店,蜕变为赤溪村首家智慧农网形象店,实现了“颜值”与“智慧”的双重提升。
个人的成长,最终是为了回馈乡土。闫晓芸主动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帮扶资源,帮助周边零售户共同学习经营,将先进的理念“播种”到更多乡邻心中。同时,她还身披红马甲,成为古村的义务讲解员;牵头组建“赤溪志愿者小队”,将温暖送往家家户户。当初那个略显青涩的“小丫头”,已成长为村民信赖的“引路人”。
“家乡,就是我的诗与远方。”这是闫晓芸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个人的“每一跳”,更在于她跳出了一条从“自助”到“助他”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shltgy.com/article/71499.html











发表评论